“特朗普1★★.0”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深化并延伸至科技领域,导致部分行业受损★★,同时也使得部分行业逆向受益。展望2025年★★,特朗普回归后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自主可控、贸易摩擦和出海发展等主线将升级迭代。
此轮并购重组浪潮关注两个方向:①以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为导向的产业内并购重组★★,包括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尤其是央国企★★;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跨产业并购,可聚焦一些已公告“控制权变更★★”或实控人有体外资产的企业。
这是一个时隔五年,在本就万众期待、预期极高的挑剔眼光下,仍然突破了上限的中国动漫奇迹,票房已是最好的认可。比起作品本身的燃,更有力量的是主创团队关于专注与耐心的故事,每一部电影都当成最后一部来做,和所有细节死磕的精神。
关注三个细分方向★★:①技术力及商业化较为突出的整机厂商;②产业参与确定性强的总成厂商★★;③相关度较高的上游零部件厂商,包括电控、机械★、传感等环节。
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其更容易融入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而具备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且具备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改善空间。展望2025年,在技术更新迭代★★、产品百花齐放★★、产业链协同发力、政策持续催化的共同作用下,机器人行业将继续处在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结合特斯拉、Figure★、1XNEO、优必选、开普勒、智元、宇树等机器人厂商的部署节奏,以及OPENAI★★、Sanctuary Al和英伟达在模型端的加速迭代★。我们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迎来从demo到量产的产业奇点★★。商业化前夕需紧密关注下游整机放量节奏以及上游元件选型定产动态。
四大因素共同推动2025年全年A股市场的主题投资机遇★。四大因素包括资金风格偏好★★、商业技术催化、政策落地驱动、中美博弈推动,其具体内容如下:其一,个人投资者和活跃机构将成为增量资金主要来源★★★,此类资金的风格偏好更聚焦于主题投资★。其二★★★,在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更多新兴产业有望步入高速成长期。其三★,政策发力驱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先立后破”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其四,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自主可控、贸易摩擦和出海发展等主线将升级迭代。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国产算力产业建设迎来爆发期,相关的算力芯片★★★、配套铜互连及AIDC等板块★;②AI+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相关的AI+办公软件★★、AI+工业以及数据服务等板块;③端侧AI普及度持续提升,相关的AI手机、AIoT配套产业链以及脑机接口等板块。
众所周知★★★,春晚早已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舞台了★★★,扭着中国大秧歌登上春晚舞台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实际上亮相在了一个辐射全球87国、136座城市3508块公共大屏★★,全球3100多家媒体联合宣发的世界级舞台★,这可不是简单的助兴,是中国智造实力的彰显★★。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变革持续积累,产业化逐步开启;钙钛矿作为光伏代际升级方向★★★,产业化进程加快★★★;氢能受到多维度政策驱动★★★,应用场景开拓可期★★★。展望2025年,技术创新依然在持续驱动,产业政策有望加大扶持,行业进展有望稳步演绎,应用场景有望不断拓宽,未来能源领域有望多点开花★,逐步开启产业化进程,不断催生主题投资机会。
十大主题将贯穿2025年全年A股行情,他们分别是:①AI+、②智慧交通★★、③人型机器人★、④悦己经济★★★、⑤首发经济★★★、⑥生物制造、⑦未来能源★★、⑧中美博弈★★、⑨资本运作、⑩产能化解★;本报告对这些主题的驱动催化、受益逻辑、细分方向进行了研判★★。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零售百货调改转型;②潮玩与IP经济;③微信小店“送礼物”商业模式创新等机会。
2月4日,港股率先迎来开门红,恒生指数涨超2%,国企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则涨超5%。
挺感谢有这样一群人,不至于让我们的孩子只能看着日漫、美漫长大。如果能多一些像饺子导演这样的人,中国动漫产业就值得更多期待了★★★。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智能驾驶,NOA加速渗透★,相关的OEMs、域控制器&芯片、激光雷达、智能底盘;②低空经济,政策基建加速,相关的整机产业链、基础设施及运营环节★★★;③商业航天,卫星发射爆发,相关的卫星制造、商业火箭、地面设备、运营服务等。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食品&酶制剂★★★:建议关注母乳低聚糖、替代蛋白、酶制剂等方向;②生物化工新材料:建议关注新型聚合材料★★、高性能蛋白★、大宗化学品、可持续航空煤油等方向★★;③生物制药医疗:建议关注细胞和基因治疗(CGT)★★、减肥药、外泌体等偏消费医美属性的药品★★★。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面向“Z世代”情绪消费的谷子经济;②受益于美丽经济的美妆;③体验经济与入境政策优化利好的旅游板块★★★。
智慧交通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新质生产力代表方向之一★★;其发酵期将贯穿2025年全年,是A股有催化、空间大、能落地的核心主题★★。新能源电动化由汽车向航空航天等更多载体延伸★;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是AI时代能够快速落地的超级应用;中国走的是空天地协同与单车/单机智能共同发力的一体化路线,需要大量的智能化★“新基建”,因此卫星互联网★★★、北斗及车路云也必不可少。
在政策提振内需和消费内生动力不足的宏观环境下,具有★★“质价比★★★”与情感价值的消费品却逆势实现增长。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后,当下消费者逐渐趋于成熟与理性,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光鲜,更看重消费带来的情感共鸣、心理愉悦与价值观认同。展望2025年,我们继续看好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连接”以及★★“高质价比★★”的消费品持续增长及其相关的投资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充分体现政府对促进优质新型消费供给★、刺激消费内需的高度重视。“首发经济”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首次发布和展示★★,强调整个链式发展的完整过程,还要体现时尚、品质、新潮的消费升级特征★,有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消费潜力,助推消费和产业升级★。展望2025年★★★,我们看好融合首发经济和新经济业态的消费模式发展,
对于总是认为★★“没有真正创新的”中国科技看空派来说,这一次要和世界一起,重估中国科技资产了。
同时登顶苹果AppStore和谷歌PlayStore全球下载榜首,上线万)较ChatGPT首次发布时(900万)增长近80%。中国大模型在全球刷屏期间,美国芯片指数应声下挫12.53%,英伟达跌幅更是达到18.20%。同时,震荡的还有美国的科技圈,从习惯性质疑★★,到网络攻击,再到反思和与DeepSeek谋求合作★。中国科技★★,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久违的尊重。
另一个是春节档总票房创历史新高了,根据猫眼专业版,截至2月4日15时29分,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突破92亿元★★,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不过节后短期内相关公司股票可能存在预期兑现的情况,节后短线追涨的朋友需要有点风险意识★★★。
2025年有望成为A股市场主题投资大年★★,A股当前正站在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主题赛道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结合产能周期和价格信号,关注两条主线★★★:①率先完成产能周期磨底,龙头格局占优★,且有价格逆周期调节能力的锂电池★★★、电力设备★★★、贵金属行业龙头;②光伏、煤炭化工、消费电子板块内,聚焦格局有望明显改善的细分龙头。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表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多项鼓励并购重组的新政策随后相继出台。政策导向上,包括促进传统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进而培育新质生产力。展望2025年,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关注这三个细分主题:①自主可控:外部限制倒逼之下★★,我国自主可控的逻辑或仍将持续强化,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等有望从基础走向高端;②贸易摩擦:我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飞机、战略资源等领域,相关领域国内企业有进口替代机遇★★;③出海发展:从市场★★★、产业★★、政策三个维度推演★★,2025年出海仍然是重要方向之一,包括产能出海、品牌出海、商业模式出海三种模式。
2024年大模型的推理能力持续增强★★★、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宽。在2025年,我们预计随着AI能力的持续提升,AI生态丰富度有望进一步拓宽,AI入口将成为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随着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宽,AI产业在应用端将加速落地。
一个是春节期间的美国向中国加征10%关税★★★,不算超预期,这是美国新政府向全球的一次施压,目的更多在于倒逼制造业回流美国。展望后续,中信证券研究部认为,中美技术竞争或仍是美国关注重点,因此美方或短期优先关注兼具高技术性和高对华依赖性的行业,如部分机电、化工、光学仪器产品等★,中期维度上或关注部分皮革制品,纺织品等。
战术上,哪吒主创团队的做事态度值得学习★,目标就在那★★★,慢慢磨,时间是兑现结果不可或缺的保障。
生物制造是以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为基础,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如酶、微生物细胞等)进行物质加工,生产相关产品的先进工业模式。生物制造具有低成本、可持续★★、定制化开发、安全度高等优势★。生物制造领域有望引来政策端的大力扶持★★,并在医药医疗、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化进度加速发展。
与上一轮产能周期比较,本轮产能扩展周期以相对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市场化程度更高,且龙头企业率先完成扩产★★★,行业格局向龙头集中。在行业磨底阶段龙头有望通过并购非龙头闲置产能重构供求格局★★★,在需求底部拐点后龙头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在2025年,一方面政策支持内需修复★★★,另一方面过去几年过剩产能有序化解,供需格局优先改善的制造业龙头可能获得更强大的定价权★。
面对2025年的投资★★★,战略上信心应该是足的,撑起国运强势之年的主题投资方向值得关注,以下为研究部团队对于十大有望贯穿2025年全年的A股主题投资方向的展望与思考,供参阅
三件事★★,刷屏了,都很★“中国”。值得聊聊,或许对于蛇年您的投资,走得更顺不乏益处
2025-02-07 21:14:43
“特朗普1★★.0”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深化并延伸至科技领域,导致部分行业受损★★,同时也使得部分行业逆向受益。展望2025年★★,特朗普回归后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自主可控、贸易摩擦和出海发展等主线将升级迭代。
此轮并购重组浪潮关注两个方向:①以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为导向的产业内并购重组★★,包括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尤其是央国企★★;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跨产业并购,可聚焦一些已公告“控制权变更★★”或实控人有体外资产的企业。
这是一个时隔五年,在本就万众期待、预期极高的挑剔眼光下,仍然突破了上限的中国动漫奇迹,票房已是最好的认可。比起作品本身的燃,更有力量的是主创团队关于专注与耐心的故事,每一部电影都当成最后一部来做,和所有细节死磕的精神。
关注三个细分方向★★:①技术力及商业化较为突出的整机厂商;②产业参与确定性强的总成厂商★★;③相关度较高的上游零部件厂商,包括电控、机械★、传感等环节。
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其更容易融入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而具备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且具备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改善空间。展望2025年,在技术更新迭代★★、产品百花齐放★★、产业链协同发力、政策持续催化的共同作用下,机器人行业将继续处在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结合特斯拉、Figure★、1XNEO、优必选、开普勒、智元、宇树等机器人厂商的部署节奏,以及OPENAI★★、Sanctuary Al和英伟达在模型端的加速迭代★。我们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迎来从demo到量产的产业奇点★★。商业化前夕需紧密关注下游整机放量节奏以及上游元件选型定产动态。
四大因素共同推动2025年全年A股市场的主题投资机遇★。四大因素包括资金风格偏好★★、商业技术催化、政策落地驱动、中美博弈推动,其具体内容如下:其一,个人投资者和活跃机构将成为增量资金主要来源★★★,此类资金的风格偏好更聚焦于主题投资★。其二★★★,在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更多新兴产业有望步入高速成长期。其三★,政策发力驱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先立后破”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其四,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自主可控、贸易摩擦和出海发展等主线将升级迭代。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国产算力产业建设迎来爆发期,相关的算力芯片★★★、配套铜互连及AIDC等板块★;②AI+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相关的AI+办公软件★★、AI+工业以及数据服务等板块;③端侧AI普及度持续提升,相关的AI手机、AIoT配套产业链以及脑机接口等板块。
众所周知★★★,春晚早已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舞台了★★★,扭着中国大秧歌登上春晚舞台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实际上亮相在了一个辐射全球87国、136座城市3508块公共大屏★★,全球3100多家媒体联合宣发的世界级舞台★,这可不是简单的助兴,是中国智造实力的彰显★★。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变革持续积累,产业化逐步开启;钙钛矿作为光伏代际升级方向★★★,产业化进程加快★★★;氢能受到多维度政策驱动★★★,应用场景开拓可期★★★。展望2025年,技术创新依然在持续驱动,产业政策有望加大扶持,行业进展有望稳步演绎,应用场景有望不断拓宽,未来能源领域有望多点开花★,逐步开启产业化进程,不断催生主题投资机会。
十大主题将贯穿2025年全年A股行情,他们分别是:①AI+、②智慧交通★★、③人型机器人★、④悦己经济★★★、⑤首发经济★★★、⑥生物制造、⑦未来能源★★、⑧中美博弈★★、⑨资本运作、⑩产能化解★;本报告对这些主题的驱动催化、受益逻辑、细分方向进行了研判★★。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零售百货调改转型;②潮玩与IP经济;③微信小店“送礼物”商业模式创新等机会。
2月4日,港股率先迎来开门红,恒生指数涨超2%,国企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则涨超5%。
挺感谢有这样一群人,不至于让我们的孩子只能看着日漫、美漫长大。如果能多一些像饺子导演这样的人,中国动漫产业就值得更多期待了★★★。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智能驾驶,NOA加速渗透★,相关的OEMs、域控制器&芯片、激光雷达、智能底盘;②低空经济,政策基建加速,相关的整机产业链、基础设施及运营环节★★★;③商业航天,卫星发射爆发,相关的卫星制造、商业火箭、地面设备、运营服务等。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食品&酶制剂★★★:建议关注母乳低聚糖、替代蛋白、酶制剂等方向;②生物化工新材料:建议关注新型聚合材料★★、高性能蛋白★、大宗化学品、可持续航空煤油等方向★★;③生物制药医疗:建议关注细胞和基因治疗(CGT)★★、减肥药、外泌体等偏消费医美属性的药品★★★。
关注三个细分主题:①面向“Z世代”情绪消费的谷子经济;②受益于美丽经济的美妆;③体验经济与入境政策优化利好的旅游板块★★★。
智慧交通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新质生产力代表方向之一★★;其发酵期将贯穿2025年全年,是A股有催化、空间大、能落地的核心主题★★。新能源电动化由汽车向航空航天等更多载体延伸★;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是AI时代能够快速落地的超级应用;中国走的是空天地协同与单车/单机智能共同发力的一体化路线,需要大量的智能化★“新基建”,因此卫星互联网★★★、北斗及车路云也必不可少。
在政策提振内需和消费内生动力不足的宏观环境下,具有★★“质价比★★★”与情感价值的消费品却逆势实现增长。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后,当下消费者逐渐趋于成熟与理性,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光鲜,更看重消费带来的情感共鸣、心理愉悦与价值观认同。展望2025年,我们继续看好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连接”以及★★“高质价比★★”的消费品持续增长及其相关的投资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充分体现政府对促进优质新型消费供给★、刺激消费内需的高度重视。“首发经济”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首次发布和展示★★,强调整个链式发展的完整过程,还要体现时尚、品质、新潮的消费升级特征★,有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消费潜力,助推消费和产业升级★。展望2025年★★★,我们看好融合首发经济和新经济业态的消费模式发展,
对于总是认为★★“没有真正创新的”中国科技看空派来说,这一次要和世界一起,重估中国科技资产了。
同时登顶苹果AppStore和谷歌PlayStore全球下载榜首,上线万)较ChatGPT首次发布时(900万)增长近80%。中国大模型在全球刷屏期间,美国芯片指数应声下挫12.53%,英伟达跌幅更是达到18.20%。同时,震荡的还有美国的科技圈,从习惯性质疑★★,到网络攻击,再到反思和与DeepSeek谋求合作★。中国科技★★,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久违的尊重。
另一个是春节档总票房创历史新高了,根据猫眼专业版,截至2月4日15时29分,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突破92亿元★★,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不过节后短期内相关公司股票可能存在预期兑现的情况,节后短线追涨的朋友需要有点风险意识★★★。
2025年有望成为A股市场主题投资大年★★,A股当前正站在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主题赛道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结合产能周期和价格信号,关注两条主线★★★:①率先完成产能周期磨底,龙头格局占优★,且有价格逆周期调节能力的锂电池★★★、电力设备★★★、贵金属行业龙头;②光伏、煤炭化工、消费电子板块内,聚焦格局有望明显改善的细分龙头。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表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多项鼓励并购重组的新政策随后相继出台。政策导向上,包括促进传统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进而培育新质生产力。展望2025年,政策积极鼓励+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是满足当下政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关注这三个细分主题:①自主可控:外部限制倒逼之下★★,我国自主可控的逻辑或仍将持续强化,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等有望从基础走向高端;②贸易摩擦:我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飞机、战略资源等领域,相关领域国内企业有进口替代机遇★★;③出海发展:从市场★★★、产业★★、政策三个维度推演★★,2025年出海仍然是重要方向之一,包括产能出海、品牌出海、商业模式出海三种模式。
2024年大模型的推理能力持续增强★★★、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宽。在2025年,我们预计随着AI能力的持续提升,AI生态丰富度有望进一步拓宽,AI入口将成为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随着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宽,AI产业在应用端将加速落地。
一个是春节期间的美国向中国加征10%关税★★★,不算超预期,这是美国新政府向全球的一次施压,目的更多在于倒逼制造业回流美国。展望后续,中信证券研究部认为,中美技术竞争或仍是美国关注重点,因此美方或短期优先关注兼具高技术性和高对华依赖性的行业,如部分机电、化工、光学仪器产品等★,中期维度上或关注部分皮革制品,纺织品等。
战术上,哪吒主创团队的做事态度值得学习★,目标就在那★★★,慢慢磨,时间是兑现结果不可或缺的保障。
生物制造是以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为基础,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如酶、微生物细胞等)进行物质加工,生产相关产品的先进工业模式。生物制造具有低成本、可持续★★、定制化开发、安全度高等优势★。生物制造领域有望引来政策端的大力扶持★★,并在医药医疗、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化进度加速发展。
与上一轮产能周期比较,本轮产能扩展周期以相对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市场化程度更高,且龙头企业率先完成扩产★★★,行业格局向龙头集中。在行业磨底阶段龙头有望通过并购非龙头闲置产能重构供求格局★★★,在需求底部拐点后龙头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在2025年,一方面政策支持内需修复★★★,另一方面过去几年过剩产能有序化解,供需格局优先改善的制造业龙头可能获得更强大的定价权★。
面对2025年的投资★★★,战略上信心应该是足的,撑起国运强势之年的主题投资方向值得关注,以下为研究部团队对于十大有望贯穿2025年全年的A股主题投资方向的展望与思考,供参阅
三件事★★,刷屏了,都很★“中国”。值得聊聊,或许对于蛇年您的投资,走得更顺不乏益处